上半年我国经济表现好于市场预期。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.3%,较2024年全年加快0.3个百分点,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。
不仅如此,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,新产业、新技术、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。上半年,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5%。
受访业界专家认为,上半年面对国际形势急剧变化、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复杂环境,我国宏观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偏强增长态势,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领域保持较快增长,预计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。
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答记者问时表示,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,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。上半年,中国经济顶住压力、稳定增长,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,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,这种发展态势会得以保持。
上半年经济平稳向好
对于上半年我国经济走势,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经济平稳向好,结构优化且新动能涌现。消费成拉动经济关键,投资助力产业升级与稳定,净出口展现韧性。
从上半年消费、投资、出口“三驾马车”来看:消费需求较快增长,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.3%,拉动GDP增长2.7个百分点。
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郑学工撰文称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力显效,服务消费增势较好,消费活力不断释放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。
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显现从数据可见,上半年,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、文化办公用品类、通讯器材类、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.7%、25.4%、24.1%、22.9%。此外,汽车销售明显改善。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,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,增长33.3%。
盛来运表示,今年的财政政策更加给力,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,加大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力度,这些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扩内需政策积极有效,内需特别是消费成为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动力。
盛来运还称,上半年消费市场趋于活跃,下半年在消费政策的推动下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,对经济增长的“压舱石”作用会继续显现。
展望未来,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,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综合作用下,下半年社零增速会进一步加快,全年有望达到6.0%左右,较上年全年加快2.5个百分点,这将是今年宏观政策以促消费为核心扩大内需的一个具体体现。
投资需求稳中有升。有关数据显示,上半年,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6.8%,拉动GDP增长0.9个百分点。其中,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.7%,拉动GDP增长1.3个百分点。
虽然上半年投资增速呈现稳中有降态势,但王青预计,下半年投资增速将延续稳中有升态势,并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4.2%左右,比去年全年加快1.0个百分点。
此外,净出口延续平稳增长态势。上半年,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.2%,拉动GDP增长1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二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.0%,拉动GDP增长1.2个百分点。
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、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出口表现好于预期,尤其对部分东盟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出口增长较快,有效对冲了对美出口疲弱带来的冲击。但下半年全球经济动能放缓、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存等多重不确定性将令出口承压,预计其对GDP增长的边际拉动将趋于减弱。
在王鹏看来,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,体现内需潜力与活力;投资关键支撑作用明显,既直接扩大生产、提升产业竞争力,又改善发展环境、促进区域协调,且投资结构持续优化;出口彰显我国外贸韧性与适应力,通过提升产品质量、优化结构、拓展市场等应对挑战,保持国际竞争力。
政策有望在稳增长方向加力
宏观政策协同发力,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。今年以来,我国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发挥了托底作用。
潘向东对记者表示,展望下半年,政策效果的释放将成为支撑经济回升的关键。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,扩大有效投资、强化对消费的支持;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,社融环境逐步改善,有助于稳定企业预期与信贷需求。同时,结构性改革、反内卷稳步推进,包括新质生产力发展、数字经济赋能及制造业转型升级,产能出清,将为中长期增长注入动能。“经济有望延续恢复态势,尽管季度间或存在一定波动,但全年能实现5%左右的增长目标。”
不过,潘向东表示,当前仍需警惕房地产调整的溢出效应、地方政府债务对基建投资节奏的制约,以及企业预期偏弱对消费形成的潜在拖累,重点在于强化政策协同、加快结构性动能转换,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,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“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、适时加力”“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充分释放政策效应”。
潘向东认为,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总基调,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优化,包括科技创新再贷款、绿色贷款支持工具、“白名单”民营企业信贷支持计划等,将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制造业、小微企业、“新三样”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。
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7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下阶段,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,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,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,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、稳定社会预期、激发市场活力,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。
在财政政策方面,王鹏认为,财政政策积极有为,可能出台新减税降费政策减企业负担,加大基建、科创、民生投入,推进重大项目、提升创新能力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还会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
受访专家还预计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提效能、扩内需、稳预期。
对于下半年政策走向,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周德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下半年宏观政策有望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,同时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,重点支持科技创新、提振消费、小微企业和稳定外贸等领域。
配资靠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